-
23 2020-12-02 17:38:01 作者:氣體探測器
這幾年,澳大利亞主動選擇扮演“反華急先鋒”的角色,從配合美國圍堵華為,到新冠疫情妄言調查中國,向華索賠;
從軍艦巡航南海,到香港、新疆問題的指手畫腳,澳大利亞緊跟在美國背后亦步亦趨,樂此不疲。
但是,從現在起,猖狂一時的澳大利亞,好日子怕是要到頭了。
俗話說:打蛇打七寸。對于一些甘于充當美國馬前卒的反華國家,中國也同樣要直擊其要害,殺雞儆猴,以立國威。近日,中國全面封殺澳大利亞經濟的總攻已經開始!
首先,是煤炭進口。
據《澳大利亞人報》11月27日報道稱:由于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貨物通關緩慢,目前有五十多艘滿載澳大利亞煤炭的大型貨船滯留于中國港口數月,進退兩難。
這可以說是自上次中國提高了進口產品檢驗標準,數噸活著的澳大利亞龍蝦滯留在中國機場的停機坪上,面臨清關延遲問題之后,澳大利亞在向中國出口方面面臨的又一難堪局面。
對此中國官方給出的回答是:中國海關最近發現,進口煤炭環保不合格的情況較多。中方依法依規加強對進口煤炭的質量安全檢驗和環保項目檢測。
可是為什么偏偏是澳大利亞的煤炭被滯留在了港口呢?其中內涵澳大利亞的反華政府應該懂得。
總之,不論何種原因,澳大利亞的大量煤炭已經被中國拒之于國門之外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11月前3周澳大利亞煤炭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已暴跌96%。煤炭行業可是澳大利亞整個國家僅次于鐵礦石的支柱性出口行業。從2011年以來,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煤炭進口國。2019年,中國煤炭消費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51.7%,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煤炭消費大國,更是澳大利亞的煤炭的頭號進口國家。對中國出口的暴跌,此舉對已經進入29年前所未有經濟衰退的澳大利亞來說,無異于致命打擊。更為巧合的是,當澳大利亞煤炭被滯留中國海關的同時,中國駐印尼使館卻發布了一天意味深長的公告:駐印尼大使肖千25日應邀出席中印尼煤炭采購對接會。在雙方領導的見證下,中方煤炭進口企業與印尼煤炭出口企業進行了云簽約,采購數量2872萬噸,金額14.67億美金。
這已經是非常明晰的含義了,中國仍舊需要進口大量煤炭,但是對于澳大利亞的煤炭,不好意思,我們不要了。
今年9月份,澳大利亞駐美國大使阿瑟·西諾迪諾斯不是在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網絡研討會上宣稱,澳大利亞已經準備好承受同中國對抗的經濟代價。
現在好了,求錘得錘。既然人家都準備好了,中國不下“殺手”那就不仗義了。
中國在重拳出擊之后,11月26日,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接受媒體采訪時突然說起了好話:澳大利亞想要與中國“和諧相處,建立積極關系”。
要求和嗎?不論現在說什么,都已經晚了,中國這次絕不是說說而已,更不會點到為止。
其次,澳大利亞的紅酒也成為中國精準打擊的對象。
中國商務部網站11月27日發布公告稱,調查機關初步認定,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,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,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。根據《反傾銷條例》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,調查機關決定采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。保證金的繳納比率將在107.1%-212.1%浮動。
從今年8月18日,中國商務部就宣布對自澳大利亞進口的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。到目前已經三個月之久,這三個月的時間,澳大利亞政府卻未從中讀懂中國的警告之意,還做出了與中國對抗到底的姿態。
所以原定于一年的檢查時間,三個月就完成了。
現在靴子提前落地了!
對于整個澳酒業界而言,這個結果無疑是晴天霹靂。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國家,市場占比高達37%,比三分之一還多。
在中國商務部宣布懲罰消息后,專供中國市場的富邑葡萄酒當天股價直接暴跌11.3%,已經暫停交易!
就連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翰也不得不公開承認,這一關稅給澳洲葡萄酒行業帶來了“毀滅性的打擊”。
真是早知今日,何必當初。就像中國駐澳官員說的那樣,既然澳大利亞將中國視為敵人,那么中國就是澳大利亞的敵人。
不過澳大利亞也應深感榮幸,畢竟遭受中國系統性,全方位的經濟懲罰,澳大利亞還是頭一個國家。迄今為止,澳大利亞已經有七個類別的大宗商品被中國停止采購,除葡萄酒之外,還有龍蝦、木材、煤炭、大麥、銅礦石及銅精礦等六種。
作為五眼聯盟國家之一的澳大利亞應該明白得罪中國的下場。
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1月1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霸氣表示:“中國人從不惹事,也從不怕事。不管它們長‘五只眼’還是‘十只眼’,只要膽敢損害中國的主權、安全、發展利益,小心它們的眼睛被戳瞎!”
很可惜,澳大利亞可能要成為被中國戳瞎的第一只“眼睛”了。這一次中國要在全世界范圍內殺雞儆猴!
免責聲明: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您(單位或個人)認為本網站內容有侵權嫌疑,敬請立即通知我們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處理。